衞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

中藥趣談II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封面

中藥趣談II - 封面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序言

序言

中醫藥源遠流長,悠久的歷史積澱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金石鱗介等自然之物,不單成為中藥材資源的寶庫,更蘊釀了中國文化的詩詞歌賦,如「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等等詩句,傳唱千年。

在香港,成行成市的藥材舖、街頭巷尾的涼茶舖、郊遊時欣賞的花草樹木及家家戶戶的老火湯,中醫藥文化已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但中醫藥知識通常給人古老深奧、艱澀難明的印象,為了向普羅大眾推廣中醫藥的知識,衞生署特別匯聚了中藥專家製作《中藥趣談》系列,以趣談的方式,透過詩詞典故切入主題,融合每味中藥的來源習性、性味藥效、醫典古方、現代研究或用藥注意等,再配以精美的圖片,彙集成冊,呈現給大家。

我們衷心希望這本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趣味盎然的中藥小冊子,能增進您對中醫藥的了解,讓中醫藥提昇大家的健康生活素質。

衞生署署長
陳漢儀醫生
2013年2月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目錄

目錄

1 萹蓄與射干 P.1-2
2 紅豆種種 P.3-6
3 火麻仁 P.7-8
4 何首烏 P.9-10
5 川烏、附子與草烏 P.11-14
6 山茱萸與吳茱萸 P.15-16
7 棗類知多少 P.17-20
8 菟絲子 P.21-22
9 南瓜 P.23-24
10 薜荔 P.25-26
11 鬧羊花與洋金花 P.27-28
12 鈎吻 P.29-30
13 麝香 P.31-32
14 砒霜 P.33-34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1至2頁

萹蓄與射干

萹蓄為蓼科植物萹蓄的地上部分,射干為鳶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莖,但香港藥材市場曾發現萹蓄與射干有混淆的情況。市售的萹蓄多數為腋花蓼(小萹蓄),其次為射干,再次為萹蓄,偶有以瞿麥作萹蓄者。市售的射干有用其根莖者,也有用射干苗(射干的地上莖葉)者。這種情況還需追本溯源,加以釐正。

萹蓄是一種古老中藥,漢代《神農本草經》記載,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後來《本草經集注》稱萹蓄:「處處有之,佈地生,節間花白,葉細綠,人亦乎為扁竹。」因其「葉細綠」如竹葉,故別稱為「扁竹」。

射干也是一種古老中藥,《神農本草經》稱其主治喉痹咽痛。明代《本草綱目》稱射干:「其葉叢生,橫鋪一面,如鳥翅及扇之狀……俗呼扁竹,謂其葉扁生而根如竹也。」這裡是說射干的根如竹,而葉扁生,故別稱為「扁竹」。

可見,萹蓄以其葉似竹,射干根似竹,都有「扁竹」的別名,同名異物,容易混淆。

萹蓄與射干在植物的科屬種以及功能主治方面都截然不同,不可混為一談!由此可見,中藥在千百年使用的歷史過程中,在不同的地域發生名稱、讀音、用藥部位或習慣用藥等方面的混淆,不得不辨。所以中藥材應正本清源,才可安全使用。

清代嶺南地方本草《生草藥性備要》,對嶺南地區的用藥影響很大。該書記載「扁蓄頭」有兩種:「黃者入藥用,一名較剪花,以上有載,但扁頭,如薑花。」「較剪花,味腥,性寒,有小毒。一名黃花扁蓄。」其實,這裡所說的「扁蓄頭」是射干的根頭,「較剪花」(黃花扁蓄)就是射干帶花的地上部份。

在粵語中萹蓄(cu)與扁竹(zu)讀音相近,於是便有了嶺南地區以射干作萹蓄的誤用。

至於偶有以瞿麥用作萹蓄者,恐與宋代的《圖經本草》「萹蓄,苗似瞿麥」的記載有一定關係。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3至4頁

紅豆種種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唐代詩人王維的「相思」一詩,讓紅豆成了多情的信物。但你可知道,有多少植物假「紅豆」之名?

赤豆

赤豆別名紅豆,為豆科一年生直立草本,小葉闊卵形,莢果扁圓筒狀,種子矩圓形,種臍平而不突起,中央也不凹陷。赤豆除了直接煮食外,是做食品用豆沙的主要原料。它作為食材被製成各式美味佳餚,亦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營養雜糧。

赤小豆

赤小豆也有紅豆的別名,卻為一年生半攀援草本,小葉披針形,莢果線狀扁圓柱形,種子暗紫色,米粒狀長圓形,種臍突起,中央凹陷。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腫、退黃、清熱解毒和消癰的作用。赤小豆配伍赤茯苓,可用於濕熱蘊結、小便不利、尿血、下肢浮腫或瀉痢;配伍當歸,可用於濕熱便血、尿血;配伍連翹,可治濕熱黃疸;赤小豆煮鯉魚湯,可治腳氣及腹水腫。

因赤小豆的利尿和消腫功效比赤豆強些,所以中醫入藥多用赤小豆;而赤豆澱粉含量較高,蒸後呈粉沙性,且有獨特的香氣,故多供食用。

宋代詩人蘇軾的紅豆詩:「綠畦過驟雨,細束小虹霓。錦帶千條結,銀刀一寸齊。貧家隨飯熟,餉客借糕題。五色南山青,幾成桃李溪。」寫的就是赤小豆。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5至6頁

相思豆

另外,被賦予浪漫色彩的相思豆,也稱紅豆,正名則為相思子,是豆科的一種纏繞藤本,種子橢圓形,上部2/3鮮紅色,下部1/3為黑色。但須注意,相思子有毒,所含毒蛋白對黏膜強烈刺激,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皮膚青紫,最後出現溶血、血尿,因循環衰竭和呼吸性窒息而死亡。中醫用作湧吐、殺蟲之藥,通常只可外用,不宜內服。新近發現相思子的毒蛋白對皮膚癌有抑制作用,也是中醫「以毒攻毒」原理的應用。

海紅豆

《本草綱目》木部35卷「相思子」釋名:相思之豆「或雲即海紅豆之類」。海紅豆的藥性微苦、辛,微寒,有小毒,具有疏風清熱、燥濕止癢及潤膚養顏的功效,主治面部黑斑、痤瘡、皶鼻等。

那麼「相思」一詩中的紅豆究竟是何種? 據考證,多數傾向認為所指是一種樹,叫海紅豆,而不是赤豆、赤小豆、相思豆之類的草本藤本。因為海紅豆不僅生於古南粵國,而且它紅而發亮,從不褪色,像一粒心形的紅寶石。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它的紅色是由邊緣向內部逐步加深的,最裏面特別艷紅的部分又呈心形,真是心心相印,不愧為愛情和友誼的象徵及信物,現有多種海紅豆飾品應市。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7至8頁

火麻仁

火麻仁為桑科植物大麻的種仁,是中醫常用的潤燥滑腸藥。廣東涼茶「火麻仁糊」能緩解便秘,就是將火麻仁和芝麻用慢火炒到金黃色後,放入攪拌機,加水打成糊狀,用紗布濾渣,加糖調味後,煮滾即成。又如東漢《傷寒論》中的「麻子仁丸」,就是以火麻仁為君藥,配以杏仁等藥合用,潤腸通便,沿用至今。

火麻仁榨出的油可以食用,它含有一種特殊的氨基酸,可吸收體內多餘的脂肪、膽固醇以及毒素,並將其排出體外。

火麻仁的來源植物大麻,在原產地中國已有六千多年的種植歷史。大麻莖皮中有大量長而韌的麻纖維,是古老的製衣、製繩和造紙的原料。

一提起大麻,就讓人聯想到毒品。但原來大麻是一種奇特雌雄異株植物,在全球分佈很廣,生長在溫帶的是「普通大麻」,即中藥材火麻仁的原植物;而生長在熱帶的是大麻的一個亞種,特別稱為「印度大麻」。

大麻雌株上部的嫩葉、幼嫩果序和毛狀體含多種大麻酚類的樹脂樣物質,主要成份是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有致幻作用。「普通大麻」含樹脂極少,沒有人把它的雌株作為毒品使用。「印度大麻」的雌株則含樹脂較多,其嫩葉和幼嫩果序可製成毒品大麻煙,因此被政府禁止種植及使用。可見,同是大麻,不同的地理分佈,形態差異不大,但其化學成份差異很大,真可謂大異其趣也。

多年前,海關人員先後在香港的西貢、大嶼山附近發現零星的大麻,懷疑為毒品歹徒所為,故試以中藥「火麻仁」播種,發現可以發芽生長,引起香港禁毒委員會的重視,曾考慮提出管制中藥店出售火麻仁。後經調查,證實為「普通大麻」,並不含有毒成份四氫大麻酚;而香港中醫師處方火麻仁潤腸通便,涼茶店製售火麻仁糊,已有很久的歷史,並未發現類似毒品的不良反應。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9至10頁

何首烏

何首烏是蓼科一種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地下有塊狀的根,因生長年限、地形或地勢的不同,生成形狀各異的塊根。何首烏的名稱有不同的傳說,相傳唐代農民何田兒三代吃這種東西,使白髮變黑,故將這種植物取名「何首烏」。

何首烏確實有治人鬚髮早白的效果。古有以何首烏為主藥配伍的「七寶美髯丹」傳承至今,現代的許多抗衰老製品和美髮護髮產品都配有何首烏。現代研究證實,何首烏主要含卵磷脂,卵磷脂是構成神經組織,特別是腦脊髓和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能促進血細胞的新生及發育,改善毛髮的營養。

坊間有誤傳「千年人形何首烏,吃了可以成仙」,因此偶見有人形何首烏高價兜售。其實,通常都是芭蕉或薯類雕刻或模具栽培的偽造品,真品何首烏不管外形如何,橫切面具雲朵狀的紋理是鑒別真偽的重要特徵,故應當小心分辨,謹防受騙。

至於千年何首烏可成仙一說,可能與何首烏擅長養血補肝,固腎益精有關。歷代醫家都把何首烏用於治療鬚髮早白、脫髮、早衰、視物昏花等。值得注意的是,中藥何首烏有生首烏與製首烏之分。生首烏功能解毒、潤腸通便、消癰;製首烏是加黑豆久蒸炮製過的,功能益精血和烏鬚髮。

近年發現長期大量服用何首烏及其製品後可能出現不良反應,表現肝功能受損的特徵,包括黃疸、尿色變深、噁心、嘔吐、乏力、虛弱、胃痛、腹痛及食慾減退。若出現以上症狀,建議停止服用何首烏,並及時就醫。有肝病史或者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要慎用,且不要與其它會損害肝功能的藥合用。用藥前請諮詢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以確保安全用藥。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11至12頁

川烏、附子與草烏

早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就有烏頭(即現在的川烏)藥用的記載。漢末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在戰鬥中不幸中箭,因為箭頭上塗有烏頭膏,當時的名醫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其毒就是烏頭毒。東漢醫聖張仲景著《傷寒論》,書中對附子的運用圓機活法,有二十多個藥方含有附子,這些古方沿用至今。

在香港,生川烏、生附子與生草烏均屬《中醫藥條例》附表1的毒性中藥,必須由註冊中醫處方才可配發,而有關川烏、附子或草烏等烏頭鹼類中藥中毒的個案也時有報導。它們究竟是靈丹妙藥還是虎狼之品?

川烏、附子與草烏都是古老的傳統中藥,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及回陽救逆的功效。可分別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諸寒疼痛及跌打損傷。常用處方有「小活絡丹」、「四逆湯」等。

川烏、附子

川烏是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母根,旁邊的子根則加工成為附子,兩者是同一植物不同的藥用部位,以四川江油為道地產區。

藥理研究表明,川烏具有強心、抗心肌損傷、抗炎、鎮痛等作用;附子有致心律失常和抗心律失常、升血壓和降血壓的雙向調節作用,以及抗炎、鎮痛、抗腫瘤和局部麻醉的作用。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13至14頁

草烏

草烏的來源比較複雜,《中國藥典》規定使用北烏頭的塊根,但中國西南部一些地方習慣用野生烏頭或瓜葉烏頭等幾種野生烏頭類植物的塊根。

川烏、附子與草烏等烏頭屬植物的主要毒性成分為烏頭類生物鹼,如烏頭鹼、中烏頭鹼、次烏頭鹼等。故這些藥材未經炮製的生品毒性很大,只可供外用,若處方內服,多用經過炮製的製川烏、製附子或製草烏。這是因為在炮製過程中,毒性很強的雙酯型烏頭鹼,被水解為毒性較小的單酯生物鹼,從而降低毒性。

附子、川烏與草烏主要中毒症狀包括口舌、四肢及全身麻痺、頭暈、心悸、嘔吐、腹痛、腹瀉、心律紊亂及血壓下降、昏迷等,最終可因心臟麻痺而死亡。

最常見的中毒原因是炮製不當、用量過大、煎熬時間不夠、與酒同服或體質敏感等。所以,中醫師應對症下藥,嚴格控制藥量,詳細解釋煎服方法;病人則應謹遵醫囑,以策安全。另外,曾發現某些烏頭類植物含毒性更大的滇烏鹼,在採收時被不慎混入其他藥材之中,從而導致中毒。因此,藥材從採收到使用的全過程,都須加強全面質量管理。

川烏、附子與草烏用藥注意事項:
.生川烏、生附子與生草烏必須由註冊中醫處方才可配發。
.生品有大毒,只宜研末調敷外用,炮製後方可內服。
.黑順片及白附片可直接入藥,製品內服藥量宜輕(建議參考藥典用量),入湯劑要先煎及久煎。
.不宜與貝母類、瓜蔞類、半夏、天花粉、白及、白蘞等同用。
.浸酒或酒煎服易致中毒,應慎用。
.孕婦、陰虛陽盛及熱證疼痛者禁服。
.服藥後若出現麻痺、頭暈、心悸、嘔吐、腹痛等不良反應,應立即求醫。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15至16頁

山茱萸與吳茱萸

唐朝詩人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膾炙人口,引起無數遊子的思鄉之情。你可知道詩中的茱萸到底是何物?

茱萸有山茱萸和吳茱萸之分,二者在植物來源、性味和功能上相去甚遠,作為藥用,兩者均始載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

山茱萸屬山茱萸科,具酸甘之味,功能補益肝腎,澀精固脫。山茱萸配伍桑螵蛸和山藥,可治老人尿頻;若配伍黃芪、黨參和五味子,可治陽虛所致的自汗。

吳茱萸屬芸香科,具芳香辛烈之氣,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吳茱萸配伍黃連,可清肝和胃;配黨參,可溫中補氣;配五味子,可溫斂固澀;配當歸,可溫經止痛。

吳茱萸芳香濃烈、幽深飄遠,作為祭祀和佩戴用的歷史則更加久遠。遠在周代以茱萸為祭祀之物;漢朝是將茱萸切碎裝在香袋裏佩戴;晉朝之後,則重陽登高瞻遠,暢飲菊花酒,身插茱萸,芳香泌扉,還可驅邪避惡,那時就稱茱萸。據唐代《本草拾遺》記載:「茱萸南北總有,入藥以吳地者為好,所以有吳之名也。」故吳茱萸之名應是後來的事。由此看來,王維詩中的茱萸應為吳茱萸。

山茱萸沒有香濃的氣味,但其俏黃的花兒使人過目不忘。每年三四月間,酷似臘梅的花朵綻放出萬點金黃;在九、十月間,山茱萸鮮紅的果實綴掛枝頭,點染霜天,煞是可觀。所以也有人認為王維詩中所提到的茱萸是指山茱萸。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17至18頁

棗類知多少

大棗

為鼠李科植物棗的成熟果實,原產中國,早在戰國時期已有記載。大棗藥食兩用,藥用大棗主要是山西大棗(稍長形)和河南大棗(稍短圓形)。

大棗作為藥用,藥性甘、溫,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安心神、調理氣血及緩和藥性的功能,可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等。大棗配伍生薑,可散寒解表;配伍浮小麥,可止汗;配伍甘草,可補益調和。

大棗作為食用,自古就是「五果」(桃、李、梅、杏和棗)之一,全國目前已知的700餘個棗品種中,主要有泗洪大棗(果大如蛋、肉質酥脆和甘甜核小)、金絲小棗(個小而味甜)和冬棗(大圓香脆的晚熟鮮果)。大棗還有許多製品,如烏棗(經水煮、窰燻、陰乾的大棗)、蜜棗(以蜜糖浸製或再加阿膠的大棗)和酒棗(在酒中打滾,再放入罈中密封半年以上的大棗)。

酸棗
又名山棗,是與大棗同科的另一野生種。酸棗的果實酸而微澀,核大肉少,一般不作食用;其種子可藥用,稱為「酸棗仁」,有鎮靜安神作用。

青棗
青棗是鼠李科植物毛葉棗的果實,具蘋果、梨和棗的風味,有「熱帶小蘋果」的美譽。青棗營養豐富,能益胃生津及養顏美容。南棗就是由青棗經煮、焙、曬等工序精製而成的,尤以烏黑發亮、花紋細密、肉肥厚細膩和味甜的浙江義烏南棗最為地道。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19至20頁

沙棗
胡頹子科植物沙棗的果實,它分佈在中國西北各省區,是能在沙漠和荒原上生存的耐旱樹種。沙棗果實長圓狀橢圓形,直徑約1厘米,果肉粉質,果皮早期銀白色,後期鱗片脫落,呈黃褐色或紅褐色。

沙棗具有養肝益腎,健脾調經的功能。用於治療肝虛目眩、腎虛腰痛、脾虛腹瀉和消化不良,以及婦女帶下病和月經不調。將沙棗煮沸後加入適量蜂蜜調服,可健脾潤肺。

拐棗
鼠李科植物枳椇的肉質果梗。枳椇的果實為圓珠形,果皮薄,內有1-2粒紅棕色光亮的種子;果梗拐曲,肉質,成熟後紅褐色,味甜,可生食或釀酒。

種子入藥稱「枳椇子」,有補益生津、保肝解酒、止渴除煩及通利二便的功效。用它來泡酒服,還能舒筋絡和祛風濕。

其他「棗類」

名稱 來源 功效與用法

廣棗

是漆樹科喬木植物南酸棗的成熟果實。果肉味酸和具黏液質。核近卵形,頂端有5個明顯的小孔。

乾果可以藥食兩用,具有行氣活血和養心安神功能。廣棗亦是蒙古族習用藥材,蒙古族的驗方「七味廣棗丸」就是以它為主要成分,用於治療胸悶疼痛、心悸氣短、心神不安和失眠健忘。

黑棗

又名軟棗,為柿樹科喬木君遷子的果實。其果實成熟後由紅色變為紫黑色,乾果為黑色。

黑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果膠,可以幫助消化和通便,以及清熱止渴。

椰棗

是棕櫚科植物棗椰樹的果實,又名海棗,呈長橢圓形,原產北非的沙漠綠洲或波斯灣周圍地區。

作為主要食品,可鮮食或作蜜餞。伊拉克是世界上種植棗椰樹最多的國家之一。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21至22頁

菟絲子

古代北齊時的謝朓寫了詠菟絲詩:「輕絲既難理,細縷竟無織。爛漫已萬條,連綿復一色。安根不可知,縈心終不測。所貴能卷舒,伊用蓬生直。」此詩生動地描述了菟絲子有趣的生活習性。

菟絲子是旋花科一年生纏繞性寄生草本,菟絲子藥材的來源除菟絲子外,尚有南方菟絲子的種子,同等藥用。根據藥典記載,菟絲子功能補益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外用消風祛斑。用於肝腎不足、陽痿遺精、腰膝酸痛、遺尿尿頻、胎動不安、目昏耳鳴、脾腎虛瀉,外治白癜風。例如古方「五子衍宗丸」以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及鹽車前子組成,達到補腎益精的功效。

現代研究顯示,菟絲子是通過延長細胞生存期、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改善代謝及應激能力而達到抗衰延年作用;菟絲子也可促進生殖細胞的活性、防治心血管疾病及具有保肝明目等作用。

菟絲子的種子無胚根,只有胚莖,如將種子浸入沸水,即可看到旋卷的絲狀胚莖從破皮的種子吐出,俗稱「吐絲」,由於這種現象很特別,可以把「吐絲」 作為中藥菟絲子的鑒別方法。

菟絲子的種子發芽時,旋卷的胚莖藉著胚乳的營養迅速生長,幼莖即作旋轉運動,以尋找近旁的植物,一但接觸到某種植物,它就迅速纏繞其上,在接觸處形成吸根,刺入寄主植物的組織,吸取寄主的養分和水分,並向四周擴大蔓延,甚至在寄主植物頂端形成蓬蓋,既遮蓋了陽光,又吸收其營養,對寄主植物形成致命的威脅。菟絲子自己卻長得十分繁茂,很快開花結果,果實成熟時爆裂,彈射出許多小球形的種子,嚴冬時莖藤枯萎,結束一年的生命週期。彈射出的種子又會在適當時候發芽生長,開始更多新一代的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菟絲子本身無毒性,但它若寄生在有毒的植物(例如馬桑樹)上,則可能因吸收毒性成分(例如馬桑毒素),而導致服用後產生與寄主有關的中毒現象。所以登山或郊遊時,切勿隨意採摘植物,以免中毒。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23至24頁

南瓜

南瓜是葫蘆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各個部份都有藥用,亦可藥食兩用。南瓜具有補中益氣的功能,但也不宜多食,以免引起腹脹不適;南瓜瓤能解毒斂瘡,搗爛敷患部,可治療燙傷;南瓜葉能清熱、解暑;南瓜花能清濕熱消腫毒、治黃疸及痢疾;南瓜卷鬚能溫經、止痛;南瓜根能利濕熱、通乳汁;南瓜蒂能解毒、利水、安胎,治療瘡瘍、水腫及胎動不安;南瓜莖(藤)能清肺虛熱、平肝和胃;南瓜子可驅蟯蟲和絳蟲等體內的寄生蟲,也可治療產後手足浮腫及通乳。

南瓜子是中醫處方常用藥物之一,例如:南瓜子配伍檳榔,可殺蟲、行氣消積;配伍茯苓,可健脾除濕、利中帶補;配萊菔子,可順氣化痰、平咳喘、消食積;配伍桑白皮,可瀉肺火、潤肺燥、平肺止嗽;配伍雞內金,可健脾和胃、驅蟲,攻補兼施。

現代研究證明,南瓜營養豐富,富含南瓜多糖、維生素、氨基酸、抗壞血酸、β-胡蘿蔔素及豐富的微量元素等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糖尿病一般由於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南瓜所含的微量元素鋅、錳和鉻具有改善胰島素的功能,促進糖類和蛋白質的代謝,可輔助降血糖。同時南瓜亦可降血壓和降血脂,中年男性常吃炒南瓜子,還可預防前列腺肥大。

南瓜大致分為三大類,中國南瓜,原產地亞洲南部;美國南瓜,原產地中南美洲;印度南瓜,原產地則在非洲。南瓜品種繁多,故果實大小、形狀及顏色也各異其趣。最大的南瓜重達數百公斤,最小的南瓜只有乒乓球大小。

中國江南有「八月半吃南瓜」的風俗,就是中秋節吃老南瓜燒糯米飯。南瓜在西方的萬聖節常被刻成燈籠,在裡面點上蠟燭,鬼影幢幢,稱為「傑克南瓜燈」。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25至26頁

薜荔

薜荔是桑科一種有趣的攀援植物,它的營養枝上長出許多攀援根,很容易地攀援在石頭、牆壁或樹上生長,它的莖、葉、花和果可作藥食之用,以下為大家逐一介紹:

薜荔的莖與葉絡石而生,故稱「薜荔絡石藤」。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及解毒消腫的功能;主治風濕痹痛、水腫、咽喉腫痛、癰瘡腫毒等。

薜荔饅頭狀的花序托去除種子後,可作通乳藥,稱為「 廣東王不留行殼 」,它是廣東及香港等地的習慣用藥,雖然與正品「王不留行」行血通經、下乳及消腫的功效相似,但「王不留行」的原植物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的成熟種子,兩藥來源相去甚遠,應區別使用。

薜荔的成熟果實含一種能夠溶於水的果膠,溶水後形成半透明的凝膠,因此人們將薜荔種子製成清涼飲料。愛玉子為薜荔的變種,種子的果膠更為豐富,是臺灣特產「愛玉凍」的原料。

薜荔與榕小蜂相依為命的秘密:

薜荔的花和無花果一樣是隱頭花序,許多的小花聚生在內陷的花序托內。薜荔為了延續和擴大種群,請榕小蜂專門為它傳粉,在饅頭狀的花序托開口處,設立了旋轉式的通道,只有榕小蜂能夠識別這個秘密通道而進入。雄花序托內設有癭花,專門為榕小蜂提供產卵場所,並代為孵化。孵出的榕小蜂飛出時,會將成熟的花粉傳播出去。這是一種植物和動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建立的共生關係。薜荔在香港也有野生分佈,你觀察過它奇特的生活習性嗎?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27至28頁

鬧羊花與洋金花

鬧羊花是杜鵑花科的木本植物羊躑躅的花,有大毒,可用於祛風除濕;而洋金花是茄科草本植物白花曼陀羅的花,也有大毒,可用於平喘解痙。它們都是香港《中醫藥條例》附表1規管的毒性中藥,怎麼會發生混淆呢?

這還須從用藥歷史的考證入手。鬧羊花原名羊躑躅,始載於漢代《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主治溫瘧、惡毒和諸痹。《本草經集注》稱「花似鹿蔥,羊誤食其葉,躑躅而死,故以為名。」此後,《蜀本草》進一步指出:羊躑躅「樹高二尺,葉似桃葉。」所述樹高二尺,葉似桃葉,花似鹿蔥(萱草)的鬧羊花與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相符。

洋金花原名曼陀羅花,《本草綱目》稱:「葉如茄葉,八月開白花,凡六瓣,狀如牽牛花而大,攢花中折,駢葉外包,而朝開夜合,結實圓而有丁拐,中有小子。……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陰乾,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宜先服此,則不覺其苦也。」所述可作麻醉藥的曼陀羅花即是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羅的花。

洋金花在香港也曾誤稱為「鬧羊花」,可能與《生草藥性備要》稱白花曼陀羅為「大鬧楊花」有關,書中記載:大鬧楊花「食能殺人、迷悶人,少服止痛、通關利竅、去頭風,……花形如喇叭,其子如茄,周身簕釘。」所述大鬧楊花顯然是指曼陀羅花,即洋金花。這種同名異物的情況容易混淆,造成藥材市場上誤以洋金花當作鬧羊花使用,必須正本清源,迅速糾正。

藥材市場偶見將有毒的洋金花誤作無毒的凌霄花者,這是因為兩者的乾品外形十分相似,不仔細鑒別容易混淆。中藥商在批發或零售中藥材時要具備專業知識,小心分辨。市民郊遊遠足時,切勿隨便採摘野花,更不可食用這些山野植物,以免中毒!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29至30頁

鈎吻

鈎吻又名斷腸草,是馬錢科一種藤本植物。鈎吻全株有大毒,有認為是第一大毒的中藥。傳說古代「嚐百草」的神農,最後就是嚐到鈎吻而中毒死亡的。

鈎吻的名稱自古以來十分混亂,《神農本草經》正名鈎吻,陶弘景解釋是「言其入口則鈎人喉吻。或言吻作挽字,牽挽人腸而絕之。」中毒時有劇烈的腸絞痛和腸斷裂的感覺,故又名斷腸草。但自《神農本草經》始有「野葛」的別名,易與豆科的野葛發生混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有木詩曰:「有木香苒苒,山頭生一蕟。主人不知名,移種近軒闥。愛其有芳味,因以調麹糵。前後曾飲者,十人無一活。豈徒悔封植,兼亦誤采掇。試問識藥人,始知名野葛。」「前後曾飲者,十人無一活」,多麼慘痛的教訓!

據查證,「葛」應為「猲」,古時猲是指大的狼。鈎吻別稱野猲,是指其毒性猛烈。鈎吻中毒可出現眩暈、言語含糊、肌肉弛緩無力、吞咽困難、瞼下垂、瞳孔散大、口腔、咽喉灼痛、噁心、嘔吐、腹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香港曾發生市民在郊外採摘玉葉金花作涼茶,卻誤將有毒的鈎吻誤當無毒的玉葉金花,服用後發生中毒事故。玉葉金花為茜草科植物,開花時,有一花萼擴大成白色葉狀,花黃色,它可治療感冒、扁桃腺炎、腸炎和蛇咬。而鈎吻花黃色、五瓣裂和微香,為有毒植物,外用治療頑癬和瘡毒,嚴禁內服。這兩種草藥的花朵均是五瓣裂的黃花,但玉葉金花的花朵較小,花心緊閉,旁邊有一至三枚白色萼片;鈎吻則花朵較大,花心敞開,應注意區別。

另外,由於鈎吻在嶺南地區分佈廣泛,也可能和桑科的五指毛桃同地生長,又因兩者根的外形略似,採挖五指毛桃根時,如不小心,有可能混入有毒的鈎吻根,故偶有五指毛桃煲湯發生鈎吻鹼中毒的個案。五指毛桃根皮有絲狀纖維,無環裂紋;鈎吻根皮無絲狀纖維,有環裂紋,可以區別。

可見,市民購買和使用任何中藥前都應先請教中醫師,並按中醫師指示服用。市民亦不應隨便採挖山邊植物服用,以免中毒。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31至32頁

麝香

麝香是名貴的中藥,它源自雄性的鹿科動物林麝、馬麝或原麝陰部香囊的分泌物。每年秋後,雄麝大量分泌麝香,濃烈的香氣飄散於山野,吸引雌麝聞香而至。

《神農本草經》將麝香列為上品,認為它「味辛溫,主辟惡氣」。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及散瘀止痛的功效,是治療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等神志昏迷的要藥,例如:「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等中成藥,就是以麝香配伍製成的清熱開竅藥;又如「蘇合香丸」,就是以麝香配伍袪寒藥製成的溫通開竅藥。

麝香對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大劑量鎮靜及小劑量興奮的雙向調節作用,對心血管系統則有擴張冠狀動脈緩解心絞痛、強心及抗凝血的作用,同時,也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麝香的常規用量為0.03至0.1克,多入丸散用,或適量外用。但因有活血通經等興奮子宮的功效,故孕婦禁用,以防止流產。

麝香是棕色及暗棕色顆粒狀物質,香極而臭,只有經高度稀釋之後,才會發出特有的香氣,成為天然的高級香料定香劑,使香氣變得更柔和、圓熟和持久。

麝香是一種十分稀缺的天然資源。在香港,麝香受《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管制。國家也已禁止獵麝取香,代之以圈養林麝人工活體取香。人工合成的麝香酮產量有限,價格高昂,而且不能全面代替天然麝香。

養麝取香,早在唐代的《酉陽雜俎》已有記載:「唐天寶初,虞人嘗獲一水麝,詔養於囿中,每取以針刺其臍,撚以真雄黃,則其創復合。」是說唐代天寶初年,獵人曾捕獲一麝,圈養取香,以針刺其臍(指香囊),取香後以雄黃消毒,後囊孔復合。此與現代的養麝取香法大體相同。

麝香的類似品,如倉鼠科動物的雄性麝鼠產生的類似麝香的分泌物,即麝鼠香;另有靈貓科動物雄性大靈貓香腺囊中的分泌物,稱靈貓香。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第33至34頁

砒霜

砒霜是天然礦物砒石(紅砒石或白砒石)經昇華煉製而成的粉霜狀的加工製品,主要化學成份是三氧化二砷(As2O3)。

砒霜有劇毒,是香港《中醫藥條例》附表1列明的毒性中藥,必須由註冊中醫師處方才可獲配發。同時,持牌的中藥材零售商在配發這類毒性中藥時,也會記錄該處方的有關資料,以策安全。

砒霜因毒性極強,內服要非常謹慎,體虛者及孕婦忌服。成人口服三氧化二砷5-50毫克就會中毒(對體質敏感者口服1毫克即可中毒), 70-180毫克可致死亡。砒霜的中毒症狀包括以下兩種:

(1)急性中毒:中樞神經症狀表現為頭痛、眩暈、煩躁不安、意識模糊、驚厥等;血管舒縮中樞及周圍毛細血管麻痺,可出現「七竅流血」,或肝、腎功能衰竭和呼吸中樞麻痺;消化道症狀表現為口渴、咽喉有燒灼感、劇烈嘔吐、腹痛及腹瀉,出現脫水症狀,導致休克,因循環衰竭而死亡。

(2)慢性中毒:因長期少量攝入砒霜,主要表現食慾不振,多發性神經炎,如麻木、痛覺敏感、如針刺樣、視神經受損、肌肉萎縮、四肢無力、毛髮脫落。手心和腳底皮膚加厚,皮疹,少數可發生剝落性皮炎,皮膚色素沉着。肝腎損害或引致皮膚癌和內臟腫瘤等。

砒霜是毒藥,但使用得當又是一種很好的治療藥物。砒霜具有蝕瘡去腐、祛痰截瘧等功效。主治寒痰哮喘、瘧疾、痢疾、痔瘡、癬瘡、癰疽惡瘡等。若配明礬、雄黃和乳香為細末,可治疔瘡及枯痔等,如其製劑「三品一條槍」。17世紀英國用砷的多種化合物來製造防腐劑。19世紀用以治梅毒及其他螺旋菌感染,直到20世紀中期才被青黴素所代替。

上世紀70年代起,用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特別是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而有關的科研工作也不斷深入,從臨床治療方案研究、分子機制的藥理學研究,以及對基因表達影響的研究等;並進一步發現三氧化二砷同樣也可以應用到相關的腸癌等多種癌腫。目前國際白血病診療標準將三氧化二砷列為復發治療的首選藥物。用砒霜治白血病是應用中醫「以毒攻毒」治療原則,結合現代科研技術,所取得的中醫藥創新成就!

由於砒霜的毒性大,為粉狀物、無味、易溶於水及隱蔽性強,古今中外常有砒霜毒殺的案件發生:如1821年拿破崙死於被流放的聖赫勒拿島,有傳拿破崙死前有失眠、虛弱腿腫、脫髮、痙攣和一直口渴的症狀,後來科學家們從他身上檢驗出砷,有認為是死於慢性砒霜中毒;而現代檢測技術已為百年疑案「1908年光緒皇帝之死」解謎—證實他是被砒霜毒死的;許多著名的文學作品也賦予砒霜神祕的色彩,謂其可殺人於無形。

此圖片展示《中藥趣談II》刊物的封底

更多中醫藥健康資訊

衞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網頁
http://www.cmro.gov.hk/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網頁
http://www.cmchk.org.hk/

衞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

本書圖片(除非特別註明)均由衞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擁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翻印或轉載。
本書所提供的資料只供參考之用。雖然編者已力求確保資料準確無誤,但編者並不對該等資料的準確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香港衞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對於因使用本書內容引致的任何損失、作為或不作為, 或因依據有關資料而得出任何意見,均無須負上任何責任。